您的位置首页 > 子站群 > 党群机关 > 滕州人大 > 学习园地

聚焦“充分发挥四个方面作用”,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10-21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并对人大提出“充分发挥四个方面作用”的明确要求,为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人大职能职责,按照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原则,依法履职、守正创新,全面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


充分发挥人大保证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法律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法律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进一步承担起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法律的重要职责,坚决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完善宪法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提高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能力和质量,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保证宪法确立的制度、原则、规则得到全面实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宪法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


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进一步健全人大发挥主导作用的制度机制,科学编制立法规划和计划,健全和落实牵头起草重要法律法规草案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发挥审议把关作用,做到凝聚共识、科学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法律89件,修改法律272件次,作出法律解释10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16件次。要在以往工作基础上,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法律体系更加完善。脚踏实地、扎实细致、精益求精地做好立法工作,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让立出来的法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监督和制约。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让人民监督权力,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制度的笼子管住权力,用法治的缰绳驾驭权力。要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更好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确保各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确保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实现。贯彻新修改的监督法,完善监督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法定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健全人大对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督制度,完善监督法实施机制,强化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政府债务管理监督。


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要坚持人民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和落实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保证人大各项工作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与人民同心同向。贯彻实施修改后的代表法,以“两个联系”为抓手深化拓展代表工作,落实好常委会联系代表机制,完善和落实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联系相关领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代表工作机制,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方式,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5日09版《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